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常用于治疗胆囊息肉的方子,叫做“双花连胆汤”,方子里有两朵“花”却是狠“角色”。
胆囊息肉成因首先来说一说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中医认为分两种情况:
一是肝胆疏泄失职:肝主疏泄,疏泄我们的气血,我们的肝脏就像个大管家,负责排解体内的垃圾和毒素。如果它出现问题,身体内的血液循环自然也就会受影响。
长期下来,血液里就容易出现“垃圾”堆积,也就是你看到的胆囊息肉。加上肝气不舒,就更容易搞得气血瘀阻,加剧病情。
二是则是肠胃积滞,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造成肝功能失常,久郁成瘀而致。
咱们的胃肠可是吸收食物营养的大本营。要是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比如积食太多、消化不良等,营养就很难吸收,体内湿气过重、热度上升,肝脏也会跟着受影响,因为肝脏就像个大风扇,把热气扇到胆囊那儿去,让肝脏的工作步履维艰。这样日复一日,我们的胆囊息肉也就长出来了。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双花连胆汤双花连胆汤:金银花、野菊花,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黄连、龙胆草、甘草。
所谓的双花就是指金银花和野菊花,方中的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是此方的主药,用来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它们帮你把那些令人头疼的火都去掉。
柴胡、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可以疏通肝脏和胆囊,从而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厚朴、前胡、白芍和甘草这四种中药材,它们能帮助消化食物,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胆囊疾病引起的疼痛
茯苓和茵陈,它们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排毒,减轻身体炎症反应。
我在门诊上经常用到双花连胆汤加减来治疗胆囊息肉,已达到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的功效,刘女士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医案她在来我这之前医院2年之久。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时不时的肚子疼,口干口苦,经常嗓子疼,烧心吃不下饭,医院检查了一下胃镜,虽然被确诊为反流性胃粘膜炎,治疗后虽有所好转,但重复出现,后来干脆就放弃治疗,医院开的药,一有症状就在家自己吃点,勉勉强强也能止住。
结果不到半年的时候,除了肚子疼之外,两边的肋骨也开始经常性疼痛,有时候连带着后背都是疼的,在家人医院检查。
结果发现还有更大的问题——她不仅得了反流性胃黏膜炎,还可能长了两个胆囊息肉和胆囊炎。
医生直截了当地提出能根治她病的方法——开刀切除胆囊,可是她害怕手术,所以就吃些药缓和一下,但吃完药以后病情还是会严重起来。后来有人介绍她来找我
我给接诊过后,刘女士描述自己肚子特别疼,两侧肋骨也时不时地不舒服,吃完肥肉或者鸡蛋之类的比较油腻的食物症状就更明显。
她总觉得口里很苦,喉咙干得像冒烟儿似的,还常常感到烧心,吃饭没什么胃口,便秘问题也挺严重,舌头发红,舌苔有点发黄,脉像也乱七八糟的,有时急促,有时细弱。
再次给她照了B超,结果显示她的胆囊大了好多,达到了7.8cm×3.4cm,里面还有两个小息肉,大小分别是0.8cm和0.4cm。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她开了双花连胆汤进行调理。
一个星期之后,她跟我说她感觉好多了,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半个月她再来找我复诊,告诉我现在她已经彻底康复了,恢复了正常饮食,体重也有所上涨。只是还有点小烧心,解手的事宜也不舒服。我根据她的情况,给她的药方中加入了火麻仁和大黄,让她继续吃。
在连续用药几个星期后,我再次给她做了B超检查,胆囊大小为5.8cm×2.6cm,,胆囊息肉奇迹般的消失无踪。而这个情况维持到现在,再也没有复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