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看FM95.9《健康在线》节目
医院专家做客直播间
在线答疑解惑
外科胆病种类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胆囊息肉、胆囊炎、胆囊结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在10%左右,胆囊炎发病率为28%,胆囊息肉发病率1%至10%,外科治疗胆囊结石有上百年历史。
12月16号下午2点——3点,FM95.9鸡西综合广播、FM98.6鸡西交通广播《健康在线》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利做客直播间,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让病人走出胆囊疾病的误区。直播。《健康在线》不“健”不散!
一,问:首先请李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胆囊结石?
答: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指位于胆囊内的结石,此类型最为常见。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
二,问:胆囊结石主要病因是什么?常见临床症状有哪些?常用检查方法能够确诊?
答: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胆囊结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另外腹部CT及核磁也是重要常用手段。
三,问:胆病治疗有哪些误区?
答:误区一: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有些媒体宣传通过饮食调节、碎石、药物排石等非手术治疗胆结石,对于害怕手术的患者具有相当的迷惑力,结果却是花钱又受罪。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代谢异常、炎症、遗传等多种因素。患者容易将胆结石与肾结石混淆而相信排石治疗,非正规的排石治疗有诱发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能,溶石治疗也没有预期效果且副作用较大。所以,胆结石一旦形成是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治愈的。
误区二:切除胆囊后对身体有影响?胆囊的功能是储存、浓缩胆汁,胆汁的分泌来自于肝脏,胆囊切除术后,机体通用胆管的扩张起到代偿作用。少数病人在术后短期内会有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但经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均能短期内恢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只需住院3天左右,术后自由活动,出院后一般生活劳动也不受影响。临床上也没有观察到胆囊切除术后导致其他疾病高发的情况。民间所说的“胆小”更是与胆囊不靠边。相反保留病变胆囊对机体是一大威胁,最严重的是癌变。胆囊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疾病,生存率非常的低,是可防不可治的。胆囊癌发生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密切关联。切除病变胆囊是最好的防癌措施。
误区三:长期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治疗?大多的胆囊结石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急性胆囊炎的发作而就诊。少数胆囊结石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而被误诊为胃病、消化不良等。但这部分病人仍有可能发生急性胆囊炎甚至出现急性胆管炎、胆囊穿孔、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及发生胆囊癌的风险。故病史时间长的还是及时手术为宜,老年患者如不接受手术则要密切观察随访,临床上正是因为无症状结石容易被忽视,故胆囊癌多见于无症状结石。实际上既使是无症状,但胆囊的慢性病变一直在进展,病程超过十年癌变几率成倍增加,特别是多发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胆囊壁钙化更是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观察和随诊。大部分的胆囊结石,包括经保守治疗,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建议手术切除,常见的适应症如下:1.结石直径≥3cm。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合并糖尿病。8.有心肺功能障碍。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病症,包括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
误区四: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不能手术?有人担心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等会增加手术风险而拒绝手术。实际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成熟、微创的常规化手术,有经验的医生在10-20分钟内即可完成。对合并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只要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是非常安全的,相反,如果这类病人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或出现并发症时急诊手术,炎症导致周围水肿,解剖难度加大,手术更容易出血,则大大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
误区五:胆结石手术后容易复发?胆结石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它们的病因有所不同。有些病人可能多种结石一起存在。单纯的胆囊结石,经过微创手术切除了病变的胆囊,也就消灭了结石发生的病变基础,不存在复发的可能。胆管结石病人可能存在胆管的狭窄、畸形等结构异常或胆道肠液返流,胆道感染等因素而导致复发,这些也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术方式得以纠正有效防止和减少胆石复发。
误区六:小的结石危害小、不需要治疗?病程长、大的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必须尽早手术为宜。是不是说小的结石危害就小不需治疗呢?其实不然,细小的胆囊结石更易嵌顿于胆囊管开口、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胆囊化脓、胆囊穿孔且更容易通过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引起急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在我国,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第一大病因。
误区七:手术后要忌口、要休养?一般胆囊手术当天既可下床活动、喝水、少量进食,三五天既可出院,国外甚至当天出院。尽量少输液、不输液、不使用抗生素。出院后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周后可恢复非重体力劳动。饮食上早期提倡少油、易消化食物,无特殊禁忌。蛋类、海鲜都可根据自身喜好和饮食习惯适当选择,并无需长期禁食。过多的饮食禁忌与长时间卧床休息反而不利于术后康复。
误区八非结石的胆囊炎无需手术治疗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统称。结石性胆囊炎占%95,非结石性胆囊炎占%5,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保守治疗既通过药物减轻炎症,如果患者反复胆囊炎但没有结石或者息肉,暂时没有手术意愿,则可以通过药物调理,如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可以促进胆囊内胆汁的排放和胆囊收缩,症状得到缓解。2.手术治疗没有结石但反复发生胆囊炎,说明胆囊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很难恢复正常,1-2周或者是每1-2月会发生胆囊炎,尤其吃饭加重,在此情况下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有时非结石胆囊病情进展很快,几小时就可能出现胆囊坏疽穿孔,尤其是高龄、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因此非结石胆囊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治疗。
误区九:胆囊切了要得结肠癌过去文献上有这种说法。但是实际上胆囊切除和结肠癌是否有关,还缺乏证据。
四,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如何治疗?
答: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治疗起来相对复杂,医院普外肝胆科在该疾病诊治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我科引进超高清胆道镜设备,开展ERCP技术(又称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PTGBD(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该疾病有着成熟的治疗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认可。
五,问: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答:首先这就要从胆囊切除手术开始了,胆囊切除手术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从最初的开大刀直到现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再到微创保胆手术,经历了漫长历史沿革。以往开刀手术需要在患者上腹部切一10余公分的切口,用来暴露胆囊,切除胆囊,这样术式患者恢复慢,对患者身心创伤巨大。随着腹腔镜技术突飞猛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广泛普及。临床上,胆囊结石可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人们对器官功能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胆囊功能的重要性所在,并想方设法保留胆囊,腹腔镜微创保胆技术应运而生,过去胆结石患者切除胆囊,是无奈之举,以现在的手术技术来权衡利弊,保胆取石对于部分年轻患者、胆囊炎症不重、胆囊功能收缩良好的来说是更好选择。而有的患者年龄大、胆囊炎症重、结石多、充满型的、也就说病损胆囊了,就不能牵强保胆囊手术。该术式特点为,利用腹腔镜、胆道镜、取石钳等器械联合应用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通过患者腹壁建立通道,经微通道置入内镜进入胆囊,在内镜下清楚观察胆囊腔内并清除结石;完整保留胆囊,保住器官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健康,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六,问:保胆取石术的优点:
答:1.术中在胆道镜下操作,有放大数十倍的图像,胆囊内外结构暴露清晰,能够取净结石,有效降低残石率。
2.术中几乎不出血。
3.术后第1日恢复进食,对身体健康影响小。
4.术后住院日减少,仅1-3日,节约了患者宝贵的时间。
5.无任何重大手术并发症,避免了传统胆囊切除术常见的腹腔出血、胆道出血、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6.术后因有胆囊存在,减少术后消化不良;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消除胆囊切除术后心理障碍;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
7.另外避免切胆后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影响。
七,问:日常生活中胆石症患者饮食注意有哪些?
答: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饮食要规律、尤其早餐要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结石,所以,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炖的烹调方法,少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专家简介:李利,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直肠肿瘤协会黑龙江分会noses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肝胆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甲状腺微创委员会委员,中华全科医师学会黑龙江省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病分会委员,省中西医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肝胆委员会委员,鸡西市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市级劳动模范、市最美医生、市优秀共产党员。
普通外科
从事临床普外工作三十二年,擅长甲状腺、乳腺、肝胆、脾、胰、胃、结直肠肿瘤、腹壁疝、下肢周围血管病等疾病诊治。在我市独家开展“一孔”腹腔镜胆囊微创手术,双镜联合保胆手术,填补了我市空白。运用腹腔镜开展了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胰腺肿物切除术、腹腔镜下保脾手术、脾脏切除术、疝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腹腔探查术、肠修补术、肠粘连松解术、胃、结直肠癌根治等微创手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健康在线》播出频率FM95.9鸡西综合广播FM98.6鸡西交通广播联办单位:医院网络平台:掌悦鸡西喜马拉雅蜻蜓FM视频平台:听见广播APP直播时间:下午14点—15点参与鸡西电台综合广播FM95.9MHzAMKHz编辑:虹莹编审:利虹监审: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