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1.html
医生,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医生,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靠谱吗?
权威医生为您解答
①哪些胆囊病变需要手术治疗?
②为什么不推荐保胆手术?
以下6种胆囊病变需手术治疗
①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cm(10mm)
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需要切除。一般来说,胆囊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cm,基底部宽,或者胆囊息肉在随访中增大者,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为胆囊多发小息肉,或单发息肉直径小于1cm,定期复查腹部B超就可以了,建议6个月查一次B超。②胆囊结石大于3cm
一方面,结石大于3cm,大结石占据胆囊内腔,胆囊的功能基本丧失。其次,大结石会长期压迫胆囊壁,反复摩擦胆囊壁,易发生癌变。③胆囊小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
对于小结石的患者来说,其反复发展的胆囊炎,可能导致小结石流出胆囊,然后堵在胆总管中,诱发胆管炎。不同于胆囊炎,胆管炎常常导致高烧,甚至休克。一次胆总管结石发作可能只是胆囊里的一颗小结石落入了胆管,而这类病人胆囊内往往含有大量小结石,这些结石都可能再次落入胆管诱发胆管炎,因此,想要避免胆总管结石的反复发作,切除胆囊这个“结石仓库”才是根本。④急性/反复发作胆囊炎,胆囊坏死/穿孔
胆囊炎的发作大部分是因为胆囊结石的存在堵住了胆囊出口(结石嵌顿),导致胆囊里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而把胆囊“憋大”,导致胆囊炎。无论有没有结石嵌顿,反复发作胆囊炎的结石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胆囊炎反复发作,要减少发作就需要少吃油腻,而有些病人在每天喝小米粥的情况下仍因为胆囊炎反复住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胆囊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胆囊壁逐渐增厚,加之结石反复摩擦胆囊壁,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生机率。
⑤瓷样胆囊/胆囊萎缩/无功能的胆囊
一些患者虽然没有过胆囊炎发作,但是胆囊里已经全是结石(充满型结石),胆汁很少或几乎没有;或是由于胆囊壁过度增生增厚/钙化(瓷样胆囊)或者胆囊萎缩,导致胆囊腔几乎消失。对于这两种情况,由于胆囊几乎没有胆汁可以进入,胆囊没有了储存浓缩胆汁的功能,成为了“无功能胆囊”,若是继续留着,还可能会导致胆囊癌变,得不偿失。⑥胆囊壁增厚,壁厚大于4mm
胆囊壁增厚的胆囊,其癌变的风险高于正常人10-15倍。此外,胆囊壁增厚的患者,通常伴有反复发展的慢性胆囊炎。为什么不推荐保胆取石手术?
①保留病态胆囊意义不大
胆囊切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微。因为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是起储存和浓缩功能,切除胆囊后原来胆汁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详细讲解可见:胆汁和胆囊的功能。所以只要我们的肝脏功能良好,胆汁可以正常产生,对于消化不会有不利的影响。有人可能就会问,既然胆囊有存储的功能,那么胆囊切除后胆汁存哪里呢?我们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胆囊存储功能完全可以被胆道/肠道系统替代,消化作用可以正常完成。对于胆囊炎,胆囊结石明显的患者,胆囊的功能已经丧失,人体已经适应,所以切除胆囊不会对消化产生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也是甚微的。②保留胆囊术后结石易复发若是胆囊已被切除,不可能再有胆囊结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保胆后2年的结石复发率,国内外报道均在60%~80%之间,多数患者会被迫进行第2次手术,而第2次手术会因为第一次手术后发生粘连而增加难度和危险性。由此可见,胆囊患者坚持选择保胆手术,是没有多大必要的,医院不开展此类手术,医院或医疗中心也不做保胆取石术,医院医院为迎合病人的心理和要求而开展保胆取石术。结石复发原因(类似“蓄水池”的内壁和压力调控都被破坏了,“蓄水池”内表面变得粗糙,“泥沙”容易吸附和沉淀,外加“蓄水池”压力不够,流出道的水量不足,冲刷带走的“泥沙”更少,两者叠加,更容易得结石了),可参考之前的科普贴:科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是如何形成的?③增加癌变风险少数长期的胆囊结石有癌变的风险(5/10万人),常规胆囊切除后都会做病理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而保胆手术可能导致癌变的胆囊因漏诊而失去根治的机会。
科普医生
陈鸣宇,医学博士,欧洲肝病研究协会member,亚太危重症协会委员,百特中国青年研究者,浙江大学睿医人工智能中心特邀讲者,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PJprecisiononcology,AnnSurg等专业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多次参加EASL,EMSO等国际学术大会做oral/poster交流,曾获得YoungInvestigatorbursary,浙大-产成新材料研究奖,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