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很多发现时已为晚期。胆囊癌晚期常出现黄疸,且呈持续性加重的态势,容易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需要及时进行胆汁引流。此外,患者还伴随着消瘦、乏力或者恶病质等症状,并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因此胆囊癌晚期患者胆汁引流后,还要注重机体状态的调整。
临床上,对于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胆囊癌患者,多采用姑息性治疗。如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或者,通过引出胆囊内淤积的胆汁,从而达到减轻胆道感染、黄疸等症状的目的。不过,晚期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再加上胆囊穿刺引流术也有出血、感染等风险,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整体调节,如中医治疗。
胆囊癌属中医“积聚”、“肋痛”、“黄疸”及“腹痛”等范畴,在治疗时坚持“胆病以肝求之,先肝后脾”的原则,灵活运用扶正固本、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等方法,有助于补充元气,改善患者痛、胀、黄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起到抑杀癌细胞,稳定局部病灶,延长生命的目的。
袁希福老中医认为:“晚期时,就如同我军已被敌军打得节节败退,此时想要扭转败局,反败为胜不太现实,切实的做法是先稳住阵脚,不至于全面溃败,再伺机寻求机会扭转败势。”胆囊癌晚期亦是如此,患者由于疾病的消耗以及治疗的损伤,免疫力处于较低水平,很难抑制癌细胞发展的势头,需要及时调动患者内在的抗病能力,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胆囊癌晚期患者除了对症治疗外,同样不能忽视机体状态的调整,以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缓解或减少临床症状,维持机体内免疫力与癌肿的抗争,延长生命周期,而这正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因此,胆囊癌晚期患者胆汁引流后,应尽早联合中医治疗,从而稳定机体内环境,增强体质,使自己获益最大化。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胆囊穿孔的症状有哪些?胆囊穿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果身体有这些症状,胆囊炎就正在路上,很难躲得过胆囊不好的人,身体多会出现这2大信号,别错过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