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药王孙思邈说:“很多医生,宁治十个男人,不愿意治一个女人”,但是用艾灸温灸调理妇科病,感觉就不是太复杂了。只要坚持得好,艾灸温灸能调理好很多妇科病。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糜烂,乳腺增生,产后风等;往往在用艾灸调理某一病症时,不知不觉地把另外一种病也调好了。也就是艾灸能同时调好几种病。
为什么艾灸温灸能治好这么多妇科病?
艾灸对女人特适合!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淤,经络堵塞、血虚……引起的。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由于气象或环境不好,就象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淤,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当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了。
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这是因为,艾灸温灸对女人特适合!艾灸温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用艾灸温灸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眉,就会冰雪消融、一切阴霾就会消散、经络通畅。当然就能要根治这么多病了。也就是把生病的环境改好了,病自然就没有了。
最适合妇科疾病的艾灸穴位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是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承山这几个穴位。了解更多艾灸知识,电话//一三六八一三三零零二九
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经少,经量太多,闭经、宫血(崩漏)、盆腔炎,盆腔积液及包块,附件炎,阴道炎,外阴痒、宫颈息肉,宫颈糜烂;
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多囊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后屈或左屈,子宫内膜异位、肌腺症,肌瘤等;
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房胀痛,乳房硬结,纤维瘤,乳腺癌;产后风等;
大家可能会对于为什么用承山有效。承山承山,承载的是山,像白蛇水漫金山一样,得把水多下面淹到金山寺的地基一样。这个承山就是受寒的 站,人从脚下寒。灸承山能直接把宫胞里面的寒气搞出来,配合这几个穴位,里面的瘀气会慢慢散掉。
痛经
月经来潮前2天,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艾灸4天。
妇科炎症
对妇科各类炎症,艾灸的穴位大致相似,可以灸关元、归来、三阴交等穴位缓解症状。
手脚冰冷
手脚冰凉,多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
艾灸方法:艾灸足三里和大椎这两个穴位,坚持艾灸两个月,对通经脉、补虚祛寒很有帮助。
皱纹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下关、神阙、阿是穴。
色斑
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疮
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瘦身
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合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艾灸如何治愈妇科病艾灸主要是创造条件,比方说补充元阳,靠人自己的神的来调理,按现代的话来说是靠人的潜能来调理,靠你自己的神来调理就不会有偏差,自己的神比 明的医生要强百倍、强千倍。靠你自己体内的神来调理好身体,也得要有一定的条件。要有足够的元阳,要有气血、晚上要早睡并睡好……。人体久病,元阳必虚,元阳虚,就不能战胜病邪,神也没有办法。艾灸能补充元阳,元阳充足,很多功能才能起动,有了元阳,才能燃起人体的太阳,有了阳光的照射,才有生机。艾灸通经活络,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
大多数人不了解艾灸,当然就不会相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艾灸并动手实践,从中体会到了艾灸的神奇!百闻不如一试,光说无用。试试吧,觉得好,坚持下去,你就会拥有健康的身体!
女性艾灸常见疑问问:女性艾灸需要注意什么?
答:女性选择艾灸保健的同时,要注意保暖,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不要贪凉。女性在月经前期用灸可达事半功倍之效,不过要注意,月经期和孕期避免灸腰骶部位和小腹部位。
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 灸后24-48小时候你在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也有怀孕的可能。
问:经期到底能不能艾灸?
答:当然可以,经期不仅可以艾灸,而且我建议你一定要艾灸。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调理女性健康问题和美容瘦身的黄金时间!
可以说,在经期艾灸,一天能顶的上平时30天,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为什么艾灸后会出现月经失调等现象?
答:艾灸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排病反应,这是很好的现象,不必害怕。
一般来说,女性通常会出现以下艾灸反应:
1.经血颜色异常。
大姨妈出现暂时性失调,如提前,推后,经量增加或减少,经血颜色有改变,有褐色,黑色,暗红色血块排除。特别是有妇科问题的人,本身月经就不调的人,艾灸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姨妈上有上述反应。
2.身上起红疹,硬疙瘩。
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经期,甚至非经期,艾灸后排出分泌物。
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问:女性经期应如何艾灸?
艾灸工作室:
1.痛经
艾灸治疗痛经,主要是针对女子器官无病变引起的痛经,艾灸前要先明确是什么导致痛经的,然后找准穴位,对症治疗。
艾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取中极穴(脐上一寸)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姿势,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以稍移动一下位置,以免烫伤皮肤,而三阴交则可采用悬灸方法施灸,在月经开始的前几天开始,月经停止后在灸数日,每个穴位灸20至30分钟。
2.经期排毒
1.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艾灸少府穴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并促进毒素通过淋巴排出。
艾灸这个穴位,左右手交替,每次10分钟。
2、委中穴: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是人体 的排毒去湿通道,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艾灸此穴,可以促进湿气、毒素排出体外。
3、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 、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坚持艾灸此穴,可形成良性刺激,促使肝脏毒素经络淋巴系统排出体外,可以达到养护肝脏、养生健体、祛病的目的。
故而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都可以艾灸此穴。
妇科疾病常见取穴1.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关元的两侧。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咱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这两个穴位同样适合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
2.再一个就是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的,有一个穴位治疗效果很好,这个穴位是脾经上的,叫隐白穴。这个穴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找时身体正坐,将左脚翘放在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按压足部的内侧边缘(足的内侧面),靠近大脚趾根的隆起的骨头的后方凹陷处。隐白左右脚各一个,右脚的找法跟左脚一样。
3.再一个就是转胎位。一般怀孕期是慎灸的,尤其是腰骶部,但是转胎位另当别论。治疗转胎位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至阴穴。灸至阴,转胎位。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处。找这个穴位时,身体正坐,将左腿屈膝向上放在身体的正前方。俯身,左手掌心朝上用四指握住脚,拇指在外侧,拇指弯曲,放在小脚趾的外端,小脚趾外侧指甲角稍后方处即是该穴所在。右侧的找法跟左侧一样。产后的调理,就是身体虚了,一般来说就是由于失血过多,可以加上中脘、脾腧。(如果怀孕人士调理,请务必先咨询专业保健艾灸师再做选择)
总结:
痛经月经来潮前2天,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艾灸4天。
黄褐斑取身体上的阿是穴,五脏背俞穴,灸至皮肤微红发热为度。
手脚冰冷手脚冰凉,多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的。
艾灸方法:艾灸足三里和大椎这两个穴位,坚持艾灸两个月,对通经脉、补虚祛寒很有帮助。
宫寒不孕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
乳腺增生取穴:阿是穴、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皱纹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下关、神阙、阿是穴。
色斑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疮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瘦身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合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更年期取穴:神阙穴,肾阴虚,加灸太溪穴(双侧),肝郁气滞,加灸太冲穴(双侧)。
产后风取穴:神阙穴、足三里。
小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