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由于持续或大剂量雌激素单独作用引起的内膜变化。年国际妇产科病理协会的分类:
1、简单型增生过长又称腺囊型增生过长,内膜容积增多,腺体及间质均增生,内膜厚度3-12MM,严重时达20MM,宫腔内膜表面光滑或呈息肉状,水肿或透明,有时见扩张的腺体呈小囊状,常见于更年期月经失调。
2、复杂型增生过长又称腺瘤型增生过长,是由于雌激素在单纯型增生过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影响的结果。
3、不典型增生过长病灶多为局部性,多发性,可与各种内膜病变合并存在,一般认为不典型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有明显相关性,属癌前病变。
子宫内膜含有筛孔状暗区,此为扩张的腺体,和内膜弯曲腺体产生黏液蛋白多少有关。
超声表现1、子宫内膜增厚:
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mm,绝经期妇女内膜厚度超过5mm,子宫大小、肌层回声正常。2、子宫内膜回声特点:
子宫内膜增厚可以呈弥漫性或者局灶性,局灶性增厚表现类似息肉样。可表现为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和不均质斑块状回声。
简单型(单纯型)增生过长内膜回声多呈均匀高回声,在子宫矢状切面上呈梭形。
复杂型增生过长内膜内散在小囊状或筛孔状无回声暗区,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亦可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蜂窝状,无回声区多为扩张的腺体;
不典型增生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斑状增强回声和低回声相间。3、内膜基底层回声:基底层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内膜外形轮廓规整,内膜周边有时可见低回声晕,是内膜与肌壁的连接带。
4、多数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内潴留囊肿。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轻度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内没有明显的彩色血流信号,但在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的时候,内膜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值在0.50左右。
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息肉:病灶呈团状、水滴状,内膜形态不对称或宫腔线偏移。内膜息肉样增生过长与内膜多发息肉鉴别困难。2、子宫内膜癌:鉴别要点一是内膜回声不均匀、杂乱,内膜形态、轮廓不规整,二是内膜基底线回声模糊,内膜周边的低回声晕(结合带)中断、模糊或消失,肌层受累时可显示内膜与肌层局部或全部分界不清,彩超显示病灶内及肌层受累区容易检测出异常低阻力动脉型血流频谱,RI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