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结束看诊,我整理当天的医案时,听到门口传来敲门声:“医生,医生。”
我赶紧放下手上的事,打开门,询问:“怎么了?”
他说:“医生,我真的不想做手术,你能不能看看我。”
我问:“手术?是什么病需要如此严重的手术?”
他叹了口气说:“就是胆囊息肉的问题!右上腹疼!”
我明白了,胆囊息肉。我一边为他把脉一边问:“你在哪里得知需要手术?”
他说:“就在街对面的那家yi院,他们说时间长了,药物无效,只能通过手术解决,但我实在不愿意,毕竟没了胆囊有很多并发症不说,还会有很多后遗症。”
我劝他冷静下来,详细询问前后病因。
他说,四年前因为不爱吃早饭,经常下班了跟同事出去喝酒,后来身体越来越不好,病根留了下来。医院,要么吃消炎利胆片,要么吃龙胆泻肝丸,都是只管一时,实在没有好转,最终决定尝试中医,但汤药也没有效果,反而病情愈发严重。
我问他:“既然中医没见效,为什么还要继续寻求中医帮助呢?”
他说:“医院建议做手术,但我真的不想冒这个风险,所以再找找看,说不定能碰到对症的解决。”
我没有多言,仔细观察他的症状:口干口苦,右上腹偶尔疼痛放射到后背,不敢吃油腻的,经常想排气,打嗝胀气。晚上睡不着觉。舌苔白,脉搏沉细。
通过辩证论治,我为他开出了方子:
后来怎么样了呢?
用了一周后,口干口苦和睡眠情况已经明显改善,其他方面也有所恢复。
我对方子进行了微调,建议他继续巩固。一个月过去,右上腹不疼了,其他伴随症状也消失。
解决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患者叙述,我们了解到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喝酒导致出现了胆囊息肉,问题的根本在于肝气不足,脾虚。
从中医的角度来研究,胆囊息肉的出现与肝脾二脏有着密切联系。为什么呢?
中医讲:肝主疏泄、藏血,如果发病在肝,则肝气郁结,影响整个身体内的气机运行,而气为血之运,气不行则血液容易淤积,肝胆互为表里,气血就容易在胆壁瘀结成病。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发病在脾,脾虚则水湿运化不良,易生痰湿淤堵,随经脉运行也可聚集于胆壁。另外,肝郁还可能横逆脾胃等等,病情还会更加复杂。
那怎么办呢?要想解决息肉,就要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再看这个方子的治疗思路:
1、疏肝理气、利胆之用,将外邪逼出;
2、清热泻火、逐瘀通经,还有利湿之能;
3、调和营卫,维护人体内外的正常气机。
治好了这位患者,我却难以为乐,为何呢?
我或许能够拯救一个、十个、甚至百个患者,但要解救千千万万的病人,并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及。
病人辗转多地,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了一圈却依然无效,我不知道这是患者的悲哀,还是中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