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不要错失早期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的宝贵机会
文献来源:AlimentPharmacolTher.Jan;53(2):-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CRC)筛查的重要手段。
部分患者在结肠镜检查时未发现恶性病变,但之后短期内发生发生结直肠癌,这就是所谓的结肠镜检查后结直肠癌(PCCRC)。
据统计,PCCRC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4%。
由于炎症性肠病(IBD)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对IBD患者的结肠镜检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避免遗漏恶性病变,发生PCCRC。
因此,各种临床指南均建议IBD患者接受密切结肠镜检查,尤其对于癌变高风险IBD患者,建议每年接受结肠镜筛查。
发生PCCRC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筛查遗漏、良性病变遗漏或内镜下切除不完全,此外还有疾病管理问题或患者相关因素所引起。
对于每个IBD患者的结肠镜监测,都应达到高质量内镜检查标准。
理论上说,密切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IBD患者的恶性病变,PCCRC的发生率降低,导致IBD-CRC发生率的暂时下降。
但是,Gordon等人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这项研究利用世界内镜检查组织开发的PCCRC原因识别框架,分析了年至年之间医疗协作网络中IBD患者结直肠癌的根本原因。
在78名发生结直肠癌的IBD患者中,有42名符合内镜监测标准。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患者未接受内镜监测,或内镜监测未达到最佳质量。
其中,10%结直肠癌在延迟的内镜检查中被发现,64%结直肠癌患者没有接受内镜癌变筛查。需要注意的是,接受随访的IBD患者中有1/3未接受内镜癌变监测。
剩余26%的患者接受了最佳内镜监测,但虽然及时接受了结肠镜检查,仅有12%的患者检测到了结直肠癌,14%在结肠镜检查后发生了结直肠癌(PCCRC)。
数据显示,过去的20年中IBD患者的结肠癌发生率并没有随时间下降。因此IBD患者的结直肠癌变监测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结肠炎相关的癌变通常先变现为扁平状癌前病变,很难通过内镜观察到。这类异型增生(可以在随机活检中发现)随后发生癌变的风险较高。
IBD患者发生结肠镜检查后结直肠癌(PCCRC),经常是由于肠镜检查质量不足所造成,导致病变遗漏。
IBD患者的肠黏膜炎症,很容易掩盖增生性病变。因此,应使用色素内镜或至少使用高清白光内镜进行癌变监测,以提高异型增生病变的检出率。
另一方面,这些非息肉样病变和1cm的病变即使被检测到,也可能无法完全切除,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癌变的发生率,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IBD患者结肠镜癌变监测开展情况不佳,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全球各个国家都存在类似的挑战。
Gordon等人的研究提醒我们,IBD患者接受质量更高、更规范的结肠镜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目前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间,IBD患者正常的内镜检查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必须优先保证高危患者接受高质量结肠镜检查,以免出现过高的结肠镜检查后结直肠癌(PCCRC)。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