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ldquo老司机rdquo减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3/5838767.html

很多重度肥胖的朋友都遭遇过“减肥-复胖-”的噩梦,于是对减重手术跃跃欲试。但一想到要在胃肠上动刀子就害怕。下面就来为大家扒一扒减重手术的主流术式之一——胃转流手术的风险。

风险低过切阑尾

胃转流手术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手术,但是其实安全性很高,手术死亡率比大家眼中的“小手术”阑尾炎手术还要低。这个观点不禁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减重手术又是动胃,又是动肠,真的会比阑尾炎手术死亡率还低吗?

年,学者PeterBenotti统计,例减重手术,围手术期30天内的死亡率在0.1%,其中有81,是胃转流手术,30天内死亡率是0.15%。与之对比,我们所熟悉的小手术——阑尾炎手术的术后30天内死亡率则是1.8%,胆囊切除术死亡率大约0.5%。可见,胃转流手术比这两种所谓的“小手术”风险低得多,安全系数还是蛮高的。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倍;而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较不接受手术者,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9%。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就算手术有死亡的风险,肥胖的人做了减重手术后反而会活的更加长。从这点看手术值得做。

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就像在路上开车行驶一样,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相关因素(包括年老、高BMI、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就好比路况及天气,若车行驶于坑坑洼洼、悬涯高山之涧、泥滑路烂之时、电闪雷鸣之际,可能风险就大一些了。

但话说回来,风险就像车祸,不论是开车、走路还是路边休息,都有发生车祸的几率,我们不可能为了不发生车祸而不到路上去啊。况且手术的安全性与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由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手术团队、麻醉团队、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风险系数也会大大降低,正如严谨的“老司机”上路,事故率会比新手低得多。

胃转流手术的术式改良

年,我国首次引进胃旁路手术,但在长期临床治疗中发现,胃旁路手术治疗效果虽好,但它对于少部分人群会出现排斥反应,使治疗效果难以提升。由于东西方人种体质不同(西方人高大、偏胖,亚洲人偏矮、偏瘦)、饮食差异(西方人主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在症状、手术耐受力等方面也有所区别,如果完全照搬西方胃旁路手术治疗,势必会造成水土不服。

针对亚洲人体质,特别是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及病症特点对胃旁路手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良设计,改良式胃旁路术(也称中国式胃旁路术)由此诞生。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肠道激素调节胰岛功能的病理障碍,而不是大幅减轻体重,这是针对中国非重度肥胖糖尿病病人的手术。

“胃转流术”经过“中国式”改良后:

1、增大近端胃容积至胃总容量的30%

2、增加胃肠道有效吸收面积,设计个性化的小肠营养长度

3、兼顾改善胰岛功能和避免营养不良并发症

4、消除了原手术造成的人体排斥反应

5、对非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同样有效

6、术后饮食、营养吸收均不受影响,无不良反应

最后提醒大家,进行胃转流手术,需要专业的减重代谢外科医生严格把握手术指证,排除手术禁忌症的同时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在专业团队的配合下,减重手术并不比阑尾炎、胆囊手术更可怕。而减重手术后所带来的获益使得生活质量提高和平均寿命延长,收益还是比风险高的。

既有专业的高度,也有贴心的温度。我是吴良平大夫,跟您聊减肥。

吴良平教授手术欣赏:优医酷手术秀│胃旁路术(吴良平)

推荐阅读:

外科医生眼中的“完美”身材到底是啥样的?

外科医生:有一种优秀叫霸气

有一种审美叫「外科医生」

主刀如何带节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xirou.com/drss/11280.html


当前时间: